掌讯
CEO 专栏
CEO 丛书
绘画小天才
传统的e世代
掌声的背后
IT产业二十年
联华神通集团于 IT 产业之二十年历史回顾
第一个五年
微处理器的发荏
1974-1980
第二个五年
个人电脑(PC)的发迹
1981-1985
第三个五年
个人电脑快速扩张
1986-1990
第四个五年
走出自有品牌的迷思
1991-1995
第五个五年
网路组织的发展
1996-2000

第一个五年:微处理器的发荏 (1974-1980)

前PC时代

1972年台湾退出联合国、中日断交,次年中东战争爆发,引发了第一次的石油危机,国际经济严重衰退。适时蒋经国先生出任行政院长,孙运璿先生担任经济部长,财政部长由李国鼎先生担任,1974年为对抗第一次石油危机带来的国际经际衰退,行政院长蒋经国开始推动十大建设,打造交通基础建设、改善民生及工业电力供应,建立核电厂,扩建中钢、中船及中油,1975年中美断交,美军第七舰队协防台湾海峡,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成立由方贤齐先生担任院长,工研院当年的角色可说是我国基础建设的摇篮。在这个政治经济仍不稳定的年代中,以加工出口为导向的台湾经济,是台湾资讯工业的真空期,基础建设匮乏,电脑对大众而言是个陌生的名词。在美国的一家以微处理器设计起家的小公司-英特尔公司,于1971年于发明了8080、8251、8255、8257、8259编号的特殊用途基体电路晶片(微处理机),将世界的科技发展带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当时的大型电脑造价昂贵,对多数的产业来说是奢侈品,当时台湾在微处理机的应用,亦仅处于民生电子产品及研究单位实验之用,如大同及东元所生产的洗衣机、电冰箱等。1974年11月13日一家由十二个人组成的小公司-神通电脑,以两百万台币的资本额成立,率先引进第一部最早利用微处理机技术,设计成功的电脑系统-「小型微电脑商用系统Q1」,介绍低成本的小型电脑系统给国人及中小企业,1974年,因为代理Q1电脑小有成就,获得的英特尔8080微处理机,也是全球第一颗可处理高阶程式语言的电脑微处理机,在台的销售代理权,并于1976年引进第一套32位元超级迷你电脑-波金艾玛(Perkin-Elmer),开启台湾迷你电脑发展的序幕。

标准化的开端

因为销售Q1电脑给国内的中小企业,神通利用自己的软体技术及硬体技术,以较低的成本,自行开发与Q1相容的介面卡,组合全套电脑设备供客户使用,成功的切入台湾中小企电脑化的新兴市场。神通在国内的资讯系统整合市场上,也因设计、销售、维修经验的累积,为台湾的资讯应用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1976年神通开发出收银机及统一发票中文化,并获得国家专利,但因为日后神通没有执行统一发票中文化的专利,使得收银机成为今日每家商店必备的交易设备,因为神通不将此专利限于自己拥有,开放专利的结果,使得『统一发票收银机』标准化蓬勃发展,这是电子产业「标准化」的一个早期的实例。中文输入法则是另一个独霸专利,而导致产品不能普及的实例,神通于当年开发出名噪一时的「中文简易输入法」,因为专利的保护,使得市场销售量大增,但也因保护的关係,让后来发明开放专利的仓颉输入法后来居上。这个桉例类似APPLE及IBM专利保护及开放专利的故事。

如何作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神通在当时,仗其能娴熟的将不同品牌拼装在一起,卖给客户的经验,曾想自己设计一套功能齐备的电脑系统,因此花费许多心力发展Q1相容电脑,但是花了许多的人力及时间,却发现问题百出,无法到达商品化的条件,神通这批空有一股热情的年轻人赫然发现,这种「重新发明轮子」 (Reinventing the wheels)的作法,是一件既花费时间及人力,又没有经济效益的作法,于是决定放弃自製商用电脑系统的计划。因为开发Q1相容电脑的失败,便考虑引进全球第一台32位元的超级迷你电脑(Perkin-Elmer),但是当年一套Perkin-Elmer设备价格高昂,相当于神通资本额的一半,决定是否引进这款电脑的决策,对神通的主管们来说是一项莫大的挑战。在无数个会议的讨论中,神通决定,除非三个月内接到两件订单,否则便不引进这项产品,因为成功完成了全萤幕中文终端机的驱动软体,接到了刑事警察局及行政院主计处的两项订单,于是Perkin-Elmer正式由神通代理引进,在台销售。这样利用SWOT(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及PEST(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Technology)「科学算命」的观念不断在神通及其关係企业作重要决策时一一出现。Perkin-Elmer超级迷你电脑的代理权,在神通发现这家公司缺乏国际观及经营策略时,便逐渐将其重心转移至迪吉多电脑的代理(后为康柏Compaq所併购),神通成立光华电脑专门代理迪吉多产品,而Perkin-Elmer亦不久后在市场中消失。

中文电脑独步全球

发展Q1相容电脑的失败,促使神通研发与本土息息相关的中文产品,自立研发中文终端机就是这个策略的体现。仅管当时中文终端机市场浑沌不明,由于掌握了Perkin-Elmer电脑硬体支结细节,神通自己制定了终端机和电脑主机之间的通信协定,直接把中文字型与Perkin-Elmer的作业系统整合,并设计了通用的驱动程式来解决中文处理的问题,再在把终端机监视器部分的控制器加以修改,1978年完成了全球第一套商业化中文终端机。由于神通的中文终端机是与电脑系统整合运作,在不同的应用程式上,都可以顺利地使用中文来作业,因此,一问世立即在台湾的资讯系统用户市场上,引起震撼,并为神通在迷你电脑行销领域,攻城略地打下一片江山。接下来神通又将美国的Computer Vision CAD/CAM电脑辅助设计製造设备引进台湾。这一年神通增资到新台币两千万,成立了週边/半导体业务部,争取日益蓬勃的电玩业带来的商机。在1970年代后期,资讯技术的重要性已普遍获得国内各阶层了解。1980年神通与工研院合作开发成功了MIS 500八位元微电脑系统,採用当时架构、功能最完备的CP/M作业系统软体,自行根据8080微处理器规格来设计硬体,使MIS 500达到了商品化的水准;隔年又与工研院电子所合作,推出功能更强的 MIS 8000微电脑系统,1982年汉通中文终端机登场,MIS 500及8000这套系统可算是今日486,586,Pentium机种的前身,这项产品的问世,对神通跨足个人电脑製造领域,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推动我国科技产业

对推动我国科技产业的发展,神通当年付出了许多心血,在国内资讯产业萌芽的阶段,资讯科技之父「李国鼎」先生,大力推动国家资讯产业的发展,甫自美返国,原任英特尔公司,并亲自参与开发8080微处理器小组的工程师,神通电脑董事长苗丰强先生,在当时亦为李国鼎先生的座上之宾,经常与李先生通宵畅谈我国科技产业发展之路及推动的方法。1975年随工研院的成立,台湾的资讯发展的轮廓亦越见清析。董事长苗丰强先生亦对当时的电信局局长方贤齐先生请益甚多,经常于经建会及立法院中,对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规范的相关法规多所建言,其中以公司内移动Telex设备尚需经国防部,电信局等主管机关申请同意一事,提出诸多意见,认为不合理的法规限制将会阻碍台湾资讯产业发展。因维护设备及服务客户所需,神通同时亦代理电脑週边产品的进口,1980年成立了联通电子及资通,因为进口电子零件,更深切体会到我国进口法规的限制及繁琐的程度,在这段时期,董事长苗丰强先生以民间业者的身份,开始参与推动资讯政策及法规的工作,对推动我国资讯产业自由化、自动化及国际化,付出诸多心力。

开办资讯週

同时期,政府开办资讯週(今之资讯月),因人力及财力的限制,在神通的大力协助下,顷其所有的员工(当时约一百人左右),全力协助事前规化宣导,现场服务的工作,主题为推动对微处理器的认识和应用。同时期神通电脑于十月十日创刊全国第一本科技杂志「微电脑时代」,以媒体宣导,提昇国人对资讯科技的认识及发展,回忆当年的资讯週展览场入口处的大型看版上,触目所及的是「当期的杂志是新知,过期的杂志是资料」的名言,由董事长苗丰强先生所书之「微电脑时代」的创刊词,陈述着以十月十日对神通人的重大义意,希望神通人以前仆后继,再接再励,不断创新的精神,为我国的科技发展继续努力。

回到页首

第二个五年:个人电脑(PC)的发迹(1981-1985)

电玩风波

第二个五年是风云迭起,如坐云逍飞车般的刺激,在苗丰强先生所着的双赢策略,及杜书伍先生所着的不停驶的驿马二书中,均对联通电子的倒帐风波多所着墨。这个现今看来刺激且精彩的故事,已成了神通关係企业耳熟能详的故事,并时时被多位高阶主管提出,做为警惕神通人的借镜。1980年日本电玩席捲国内,大街小巷,从小孩到老人,每个人似乎都沉迷在电玩的狂热中。随着电玩弊桉的查禁,于一个周末内由台北县开始遍及全省,所有电玩业者消声匿迹。联通电子因代理电玩微处理器及零件的进口,成为这次风波中的受害者,一夜之间被倒帐两千万台币,相当于联通当年的总资本额,堆积如山无法销耗掉的库存零件,成了联通沉重的负担,由这次风波中走出来,联通学会了库存管理,代理多品牌,多管道的策略,及应收帐款的管理,并逐步发展出独树一帜的运筹管理优势。日后与英国莱克士LEX合作更名为联强国际,专司电子产品及零件的通路业务,发展成为全国第一的通路商。

小神通的问世

在这个五年当中,另一发人深醒的事件就是APPLE电脑的彷冒风波。1982年Apple电脑的普及程度如同今日的PC,彷貌Apple的电脑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因为Apple保护其专利权,全球查禁彷冒Apple的电脑,在同时期神通电脑依类似Apple电脑的规格发展出小神通电脑,稍后宏碁电脑亦发展出小教授一号。1983年小神通斩获建筑师公会一千馀台採购订单,为当年台湾最大的个人电脑採购桉。然而,好景不常,在推出小神通不久之后,为了避免侵犯了Apple电脑的专利权,神通工程人员想尽办法跳脱与Apple类似的设计部份,但是不论如何修改,仍无法避开Apple的专利部份,于是在推出后约一年半的时间,神通忍痛放弃小神通,改发展其它类型产品,这就是至今鲜有人知神通的「小神通中英文电脑」,小神通亦是神通自创品牌的早期作品。

标准化的诞生

1981年IBM利用CP/M的作业系统,开发出划时代的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 (PC),同期APPLE Computer亦发展出APPLE II电脑,成为全球电脑产品的主流,IBM此时作出了重大决策,将PC开放标准化,任何厂商均可以极微的权力金,合法的製造、行销完全相容的IBM PC,APPLE电脑的市场站有率,自始一蹶不振。因为IBM改採微软Microsoft的作业系统,这项决策使得宏碁电脑与神通电脑,在市场上的竞争消长。因为神通发展MIS 500及MIS 8000桌上型电脑使用CP/M的作业系统的成功,使得神通踌躇迈向IBM相容电脑之路。在1980年代初期,儘管IBM开放了PC个人电脑的授权,神通的领导人对这项产品是否能击退以CP/M系统为核心的桌上型电脑,不敢下定论。再加上神通当年的经营范畴遍及商用迷你电脑、软体开发、专业系统整合(1980年成立资通公司专营商用软体,1981中国嘉通专营软体设计及系统整合)、零组件代理行销(1980年成立联通电子)等,是否需要为个人电脑孤注一掷,亦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因为这些众多因素的考量,使得神通在前五年发展个人电脑的脚步,较同业稍为缓慢。

推动自有品牌、OEM及创投

1980年开始全球个人电脑市场需求不断蓬勃发展,竹科学园区亦于同年成立,资讯产业一片欣欣向荣,神通为第一批进驻新竹科学园区之终端机、微电脑製造公司。神通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充,遂于新竹科学园区设立电脑生产製造厂,增资三千万,并在美国设立神通分公司,迈向国际舞台,并于1982年神通汉通中文终端机问世,成为市场上中文电脑的热卖产品,行销至全国各大专院校,同年成立关係企业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83年)成立神通日本分公司,1984年新竹科学园区神达新厂落成,建立国内量产PC生产线,产能成倍数成长。同年取得代理美国西屋Westin House军用电脑的代理权,迈入军用电脑销售领域,奠定日后与美国奇异公司(General Electric)策略联盟发展军警用及工业用电脑的基础。随着国内资讯产业的起飞,国内资金的取得不易,董事长苗丰强先生呼吁政府开放创投业,鼓励科技产业发展及民间科技创业,活络国内科技投资环境,在这同期财团法人资讯策进委员会成立,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向前迈进一大步。1981年为筹募神通新竹厂资金,同时规划设立神达,神通导入联华实业、中华开发、及中国信託之资金,使神达顺利完成增资新台币三千万元。同期。欧洲市场一遍大好,神通生产的客製化电脑,以轻薄短小,造型特殊,深受欧洲消费市场的喜爱,当年MiTAC在欧洲的品牌,家喻户晓。1985年神达接获美国ITT公司OEM订单,为当年台湾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批订单,因神通无法一家公司提供ITT所有OEM之需求,于是邀宏碁电脑联手出击,生产这批台湾有史以来最大的电脑OEM订单,ITT的OEM订单提昇了我国资讯产业的製造水准及规模。在宏碁电脑大肆扩建工厂以满足ITT的订单的同时,神达电脑的作风,仍趋保守,并未大肆扩张,1985年神达电脑在资讯业的排名只佔全国第十三名。

系统整合及软体发展起飞

在神通的硬体製造由神通体系分出后,软体及系统整合部分,仍持续快速成长,1981年与中国信託、嘉新水泥、联手合作合资开设全国最大专业资讯系统整合公司,成立关係企业中国嘉通公司,发明中文简捷输入法并取得专利,并结合电脑及光纤通讯技术,开发完成台湾第一条高速公路自动化监控系统,同年并成立资通,专营银行金融中心自动化的设计。

组织型态正式确立

因为组织的不断扩张,神通于1982年成立总管理处,以综合协调各事业体的行政,财务,业务所需,1994年杜书伍先生接掌总管理处,发现在各事业体规模渐大之际,总管理处的运作渐不实际,各事业处争夺资源,时而有见,于是于1985年神通正式分成三个独立运作的事业体,神通、神达、联强国际的独立地位自此确立。

回到页首

第三个五年:个人电脑快速扩张(1986-1990)

迈入国际化

1980年代后期神达电脑以每年接近倍数膨胀的速度成长,当时神通的系统整合业务亦表现亮丽,1979年获得财政部全省财税税务资讯系统网路的订单,开发成功国内第一套毛猪拍卖系统,成立华通电脑文化事业出版「微电脑时代」杂志,1982年协助裕隆汽车设计开发国人第一部自行设计的汽车-飞羚101,1986年参与中国钢铁公司扁钢胚精整工厂自动化工程,并代理全球首曲一指的克雷(CRAY)超级电脑,1987年成立神通电脑世界,正式以加盟联锁店的通路,经营个人电脑内销市场。1988年获得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核电厂环境监控系统订单。联通电子亦于同年代理美商晶技(C&T)的晶片组。1987年神达电脑积极展开国际化行动,在德国的杜赛道夫(Dusseldorf) 成立据点, 1988年于英国特尔福(Telford)成立据点,同年,在个人电脑外销业务强劲成长的刺激下,神达电脑在新竹科学园区展开第三期厂房扩建计划,在总面绩一万二千四百多平方的工厂中,装设当年最先进的表面黏着技术(SMT),自动插件,自动高温测试机等自动化生产设备。1989年获得我国经济部绩优厂商,科学园区创新产品奖。同年再度扩建厂房,总面积达三万三千八百多平方公尺的扩建计划,在产品技术上神达发表了与超级迷你电脑同等级的多重处理器电脑系统,可以同时让一百六十个使用者上线操作,使得神通集团成为台湾资讯业界,以自有产品进军高阶电脑市场的拓荒者。

策略联盟

「用有限的资金,做无限的事业!」董事长苗丰强先生用这两句话来诠释他致力于企业跨国策略联盟的心路历程。神通于1988年开始展开跨国策略联盟的行动,为董事长赢得「合资先生」(Mr. Joint Venture) 的美誉。同年联通电子与英国雷克斯(LEX)合资在台湾成立联强国际,「把全世界当作自己的仓库」,是当年此合资桉脍炙人口的策略意图。1989年神达电脑亦于美国投资成立MICC公司,开发高阶数据机等通讯产品。另一方面,神通集团正式与美国奇异公司在新竹科学园区合资成立神基科技公司,专业从事军用电子设备的研发与製造。这项行动使得神通集团成为我国唯一在商用、军用电脑市场都有涉猎的资讯厂商。1990年神通联合中国信託,政府创业投资基金,共同出资美金二亿併购全球最大的终端机製造商-美商智慧(Wyse),创下我国海外併购最高金额的纪录。同年神通集团投资设计高速绘图晶片的美商S3公司,在全球市场上一炮而红,该公司大发利市,并在美国股票上市,让神通集团获得超过投资额七倍的利润。

企业识别系统的建立

在积极经营全球市场的旺盛企图心下,神通集团于1990年投入钜资委託专业设计公司,设计导入全新企业识别系统(CIS),来展现其国际性品牌的恢弘气势。神通最早名称为TAC(Technology Automation Corporation),而后改为MiTAC(Made in Taiwan, Technology Automation Corporation)之义,在导入新的识别系统后,以上昇的旭日,拥抱全世界,并以各关係企业相互支援,共创综效的红色太阳来代表神通的精神象徵,此CIS沿用至今。神达电脑于1990年并在原自有品牌MiTAC上,又登记了另一个新品牌AGATECH,准备利用第二品牌的销售策略,开闢新的低价市场空间。

跻身世界百大资讯企业

由于神通旗下关係企业表现抢眼,美国的Datamation杂志在1990年首次将神通集团列入世界资讯业一百大的排名中。而联年扩厂的神达电脑,则跻身我国製造业前一百大的大厂之林,并以连续五年近五五﹪的平均年成长率,惊人的规模扩张速度高居台湾产业界第四名。同年神达在英国设立了欧洲技术服务中心,选定荷兰设置了发货仓储中心。

回到页首

第四个五年:走出自有品牌的迷思(1991-1995)

收起自有品牌

1992年6月世界科技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Compaq电脑宣佈降价,低价电脑时代来临,亦是国际电脑製造商的寒冬,因为生产电脑的利润大幅削减,导致许多国际大厂纷纷展开裁员行动。市场变动太快,电脑库存高涨,大环境的恶劣,再加上美国及伊拉克的波湾战争,造成全球的金融恐慌,国内股市由万点往下滑落,神达电脑在此困境中极思转型,决定收起自有品牌MiTAC及AGATECH,转向OEM电脑代工的专业领域迈进。在收掉自有品牌的当时,许多员工甚至因此而掉泪,「Swallow a lot of pride」将品牌的自尊收起,对许多企业来说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而神达将预计将花在推广品牌的费用,全数投注于全球各地的组装及物流中心,并绩极发展全球运筹管理系统,在十年后的今天看来,这样的决策正符合了当今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神通集团的先见之明,对今日2000年全球营业额90亿美金的耀眼数字,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年动荡不安的环境中,神达电脑于1992年採取了几项极具长远规划的策略。

电脑模组化

策略之一就是个人电脑模组化生产线的设计(Modulized Manufacturing System),并在英国、美国完成设置。传统的个人电脑被拆成几个主要的零组件模组,在全世界各地的组装中心,跟据市场的需求,由上游供应商在当地直接运交微处理器,硬碟机等高价零组件,由台湾或大陆订购一些基本的电脑模组,让神达的模组化生产线快速的组装成各人电脑,在交货给下游的客户。这种模式第一可以大幅降低高价电脑零组件动辄行情崩盘的库存风险,第二则是让海外前线的销售单位,能够确实依各地市场的需求特性,弹性灵活的推出客製化的产品。

全球运筹管理的诞生

1992年神达电脑斥资一千两百多万美元,併购了美国康柏克公司(Compac),美国当地知名的资讯商品,零组件经销商。次年美国康柏克公司(Compac)改名为SYNNEX,取其从效(Synergy)及核心实力(Nexus)之意,在台湾经营资讯商品经销业务卓然有成的联强国际,也把英文名字改成SYNNEX,这个举动透露出,神通集团在国际市场上,佈建出资讯通路的企图心。神达电脑亦于1993年,投入三百万英镑,于英国特尔福买地建厂,作为在欧洲的产销中心。

扩张至海峡彼岸

1993年在中国广东省顺德市投资成立「顺达电脑厂」,借重低成本的中国大陆土地及劳工资源,投入机壳、主机板、绘图卡、电源供应器生产,以垂直整合策略,发展全球市场的竞争力。1998年于中国上海成立东海神达有限公司,生产製造个人桌上型电脑,以供应中国大陆广大内需市场,另于中国上海成立环达电子计算机公司,以电子及I.A.产品应用软体设计及开发为主轴,满足神达电脑之製造需求,并与祥裕科技合作,于广东中山成立印刷电路板厂,供应中国大陆电脑製造商所需。

回到页首

第五个五年:网路组织的发展 (1996-2000)

不要浪费子弹,要了解自己的优势

广告上花一亿美金都是滴到大海裡的一滴水而已,在美国一下子就不见了,费用省下来投入研究发展,及走出我们的流通业,如此,海外的各个公司不但不缩减反而扩大,一方面研究发展,二方面建立我们的IT Competence(内部的ERP系统,及对外的Supply Chain),并且把全球的电脑通讯架构建立起来,第三个是併购通路部份,打自已的单一品牌是一个很花钱的事情,并且很划不来的事情,因为IBM一个名字有几千种产品,所以它广告一花下去的话,效果便呈现出来,MiTAC一个海外的公司有四、五十人,只卖单一产品这是不容易的。从1992年开始MiTAC把品牌收起来,大量的投资海外的通路及製造,并把各工厂打散并分散到各地方,与市场接触找寻成功的外国合作伙伴,让合作伙伴去打品牌,并把通路建立起来,形成一个双赢的合作模式。

公司的形象

八、九年前开始的,网际网路时代来临,突然间品牌很有趣了,全世界有五千多万个网站,那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个品牌,一般大众根本不晓得怎麽去找你这个网站,所以起码公司的品牌要打,网站的品牌要站出来,那人家才会去看到你,看到你之后人家才会晓得你是一个什麽样的公司,不见得是完全产品的品牌,但是公司的形象及知名度要宣传出来。

国际化的网路组织

MiTAC 的策略意图是在世界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并把的优点发挥出来,永续成长,以此促进我们快速的国际化及快速成长。研究发展与生产的结合,加上流通业助力,与一个很好的IT的架构(ERP、Supply Channel、Global logistics),开始做全球佈局。领导者不能坐在家裡当理论派,要很清楚每个国家的关税、各国的地方优惠、劳工的问题、汇率的问题、logistics、海关的通关等等。要把自已的品牌变成流通业裡面的其中一个品牌,就是像联强,今天在联强你可以买到MiTAC的产品,你也可以买得到这个MiTAC竞争者的产品。以这个发展模式,海外将还要再会继续扩充人手,所以MiTAC现在海外的人比台湾多好几倍,其实一个成功的国际化的公司,并不在于海外有几个分公司,或者一年外销要超过五千万美金,而是每一个公司的制度流程已经开始国际化。所以领导人晓得那一个国家应设生产製造点,那一个国家应设纯綷销售点,那一个应设维修据点,那一个国家应设研究发展中心,那一个国家应纯綷做销售 ,这些资料全部由一个天线来收集,将所有的资讯都在这个资源管理系统中统合分析,这才是一个成功的国际化的公司。自从改变了品牌的策略之后,MiTAC就走向这个国际化,并形成了国际化的公司的运作方式,也就是「网路组织架构」 (Networked Organization),在七、八年前MiTAC率先推动网路组织架构,并定订一个叫作IICCP的通讯协定(Inter-Intra Company Commutation Protocol),在MiTAC的国际版图日益扩大,MiTAC以好几台分佈在Silicon Valley,林口与大陆的SUPER COMPUTER,与各地连线,形成一个很强的网路组织。

世界唯一的Hybrid Model

SYNEX现在已经是全世界排名第三的电子零件通路商,MiTAC的品牌也已经走出国际市场,MiTAC已经不再是一个代工业了,它代表的是我们在电脑界所说的D2D Service Provider,它包含从设计、製造,BTO、CTO到distribution, e-commerce下单,售后服务,及全球的维修,这种结合製造的垂直整合模式及结合通路的平行整合的经营模式在2000年被华尔街金融分析师评为世界唯一的Hybrid Business Model。

科学算命

每一个公司都应有一个科学算命部门,企划部门就是科学算命部门,企划就是把看起来,好像没有人晓得的事情把它加以归纳、整理,举例来讲,一台电脑切开来看,分成四大块,第一块是半导体产业,半导体产业裡面配合了很多半导体附属的产业,包括封装 测试等。第二种是PC板的产业,台湾有三百家PC板的公司,PC板你把它分开是化学,玻璃纤维等材料,第三块就是光电,如TFT LCD等产品,第四块就是传统的机械,键盘、壳子、金属等,PC是一个火车头产业,可以带动很多传统产业, PC继续发展下去,往上还有更高层次的PC及Server,往下还有很多更小、轻薄短小的东西,如PDA、Web Pad、及Wireless Device,这些产品都是PC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神达将走的方向。

回到页首

第一个五年
微处理器的发荏
1974-1980
第二个五年
个人电脑(PC)的发迹
1981-1985
第三个五年
个人电脑快速扩张
1986-1990
第四个五年
走出自有品牌的迷思
1991-1995
第五个五年
网路组织的发展
1996-2000